8月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改委)公布了第一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優化整合結果,作為五礦集團所屬兩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以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作為依托單位的工業環境保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研究中心),順利通過發改委優化整合評價,第一批納入新序列管理。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中心優化整合工作是構建新時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舉措。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決策部署,2021年2月,發改委正式啟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優化整合工作,明確聚焦“四個面向”,以“減量提質”原則,通過調整、充實、整合、撤銷等方式進行優化整合。
中冶建研院高度重視此次優化整合評價工作,迅速成立專項工作組,明確定位思路,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推進相關工作。中冶環保作為工程研究中心日常運行管理單位,負責落實優化整合評價的整體材料編制工作,評價材料包括評價報告和八個大項,二十余個分項的資料整理與匯編。在專項工作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工程研究中心順利通過發改委優化整合評價,納入第一批新序列管理名單。
工業環境保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經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批準,依托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建設的集研發、檢測、中試、轉化為一體的、覆蓋全創新鏈和產業鏈的、轉化效能突出的綜合性研發轉化平臺。
工程研究中心以市場為導向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積極推廣工程示范應用,極大提高了成果轉移能力和轉化效率,持續不斷地為規?;a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助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近三年,工程研究中心在鋼渣處理、工業水綜合污水排放治理、大氣污染防治、流域水體治理、土壤及地下水修復等方面開展成果轉化項目198項,經濟效益逾61.3億元,工作效果顯著。
此次整合優化是國家部署落實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創新資源重新配置的重要實戰,工程研究中心突出重圍,率先進入新序列管理名單,展示了工程研究中心的“硬實力”。中冶建研院將以此次優化整合評價為契機,牢牢把握國家政策,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工程實施,加大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力度,持續推動成果應用與轉化,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中國再建新功。